芝加哥为什么保护移民?
先引用一篇旧文 《大移民时代》 ,作者是著名的移民顾问(也是我),发表在2013年5月。文章很长,但非常精彩,希望能带给你启发。 最近看了美国历史电视剧《最强大脑》,感触很多。这部剧以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几次经济危机为背景,讲述了华人移民与美国白人民族奋斗的故事。剧中多次出现“移民”这个词,让我不由得想起1965年移民法的通过以及近40年美国人对移民的态度的转变。
美国是一个移民建立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诞生之初就从欧洲掠夺了大片的土地,先后从英国、法国殖民地获得了现在的西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随后又从西班牙购买了佛罗里达,从墨西哥购买了新墨西哥等地,把整个北美大陆纳入版图。
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里面,又有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这片广袤大陆。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0年美国人口中拥有外国血统的美国公民已达47%,而六十年代这一数字还不足一半。
这么多的移民涌入美国,带来了不同种族和文化,也带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起初人们并没有把这些人看作是美国的一份子,而是分为“本地人”(Native)和“外地人”(Foreigner)两类。本地人被认为继承了美国的灵魂,而外国人则没有。这种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到了今天已经基本不见。
不过因为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给美国社会带来不少问题,自六七十年代开始,社会上出现了要求限制移民的呼声。一九七八年罗纳德·里根总统开始实行“移民分类计划”,以劳工短缺为理由,优先批准技术工人的绿卡申请,同时开始限制难民和家庭成员的申请。里根后来回忆说:“我在任内禁止了数以十万计的苏联犹太人获得美国移民身份。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决定,因为它阻止了苏联政府把犹太人的问题国际化。” 九十年代美国又开始实行“抽签计划”,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申请人按照随机原则决定是否批准其移民申请。该政策大大降低了申请成功率,增加了申请难度,也引起了更多的争议。
然而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布什政府时期,由于国外人口的暴增和美国经济的低迷,限制移民的言论重新得势。布什就任后的第一次国土安全报告中首次提出“优先生态”的概念,将外国人永久定居的权利称为“珍贵的资源”,并建议减少家庭团聚类和其它可优先处理的移民申请数量,以“保护”有限的国土安全资源和保障美国人的就业机会。
早在一两年以前,就有不少新闻和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并且正在从劳动力竞争转向人才竞争。 作为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对待移民的政策向来备受瞩目。而从二战后至今,无论是宽松的移民政策还是紧缩的移民政策,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命运。